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所周知,《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其中开头就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因为流传太广,几乎从宋朝开始,各个朝代都有《百家姓》的各种版本,一直到清末民初,《百家姓》依旧经久不衰,作为儿童启蒙读物,一直备受关注。

再从民国到新中国建立,十年浩劫时期,为了破四旧,为了打倒封建文化毒瘤,这些原本朗朗上口的《百家姓》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到了现在,一些比较贵族的学校,竟然又把这种古老的启蒙文化拿了出来,让孩子们朗读,背诵,隐约,老祖宗的精华再次展现光芒。

不过对于藏家们来说,《百家姓》这个题材就太普通了。作为藏家,很多人甚至都不屑去收藏这些。当然,也有一些藏家,则直接把《百家姓》当成了收藏主题,从明到清,从清到民国,从民国到现在,单单收藏这一系列,倒也自得其乐。

如今,林逸拿出来的这部自带光环的宋版书竟然是众所皆知的《百家姓》,首先就没有了太大的神秘感。为何,内容太普及,很多人都能背诵出来,因此在内容方面来说,就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但是,这毕竟是宋版书,所以大家还是很期待地想要观摩一下这本书的精美刻印……

在众人的期盼下,林逸终于把那本宋版《百家姓》展开,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这本书,林逸特意借用了拍卖会上的影像仪器,把这本书在银幕上放大,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看不要紧,因为大家都是藏家,都是古书高手,因此一眼就看上了这部书中的一个“钤印”。

大红的“钤印”只有三个字---过云楼!

……

如果说武林中有“武当”,“少林寺”,“崆峒”,“华山”---《倚天屠龙记》中的刘大门派话;那么书林中就有“海源阁”,“铁琴铜剑楼”,“皕宋楼”,“八千卷楼”,“绛云楼”,“过云楼”,并称中国古籍“六大藏书楼”。

其中“过云楼”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名震天下,要从2005年的一场拍卖说起。

2005年,一批“过云楼藏书”首次现身拍场,作为存世最大部头的宋版,这一件是能够在民间流通的唯一件,而且本身也是海内外孤本,由宇内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部近500册“过云楼藏书”成交价1.8亿,创下中国古籍拍卖最高价。

此拍卖惊动海内外,也使得“过云楼”开始作为收藏界的圣地,进入大家的眼帘。

实际上,“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顾氏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经过6代人150年传承,藏书共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顾氏家族示有家训:过云楼藏画可任人评阅,而家藏善本古籍不可轻易示人。故此过云楼藏书终年置于秘室,隐而不宣。

直至傅增湘写出《顾鹤逸藏书目》,“过云楼”藏书才大白于天下。傅氏目录记:过云楼藏书539种,其中宋元类旧椠50种,精写旧抄本165种,明刻本149种,国朝精刻本175种。

顾鹤逸死后,有四个儿子继承家产,其中当属顾公雄和顾公硕最为出彩。至今,顾家还流传着一个只要书画,不要儿子的故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轰炸苏州,为防止书画遭殃,顾家只能先把家藏书画中的精华部分,存入上海租界的银行保险库。1938年,在逃往上海的途中,仅有的一辆车上,塞满书画古籍,坐不下人了。顾公雄当即决定,把两个儿子留在常熟汽车站一家小店的阁楼上,先将文物运往上海。上海的亲戚见到车,急着问:“孩子呢?”他回答:“还在汽车站,之后再想办法!”

……

林逸作为藏家,当然也知道“过云楼”这金字招牌的价值,所以才会当着众人的面儿,把这样的“钤印”亮出来。

因为他知道,这“钤印”就等同于汽车中的“劳斯莱斯”,服饰中的“香奈儿”,手表中的“百达翠丽”……品牌价值,是无形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因为人都是贪慕虚荣,并且是天性奢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