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虽然挨了打,但是很快就明白过来,魏王其实是出于爱护他的心理,怕他有了什么危险。
魏王打他的这一耳光,就像是田夕那时打他的三巴掌,都是要告诫他,身份尊贵的人,不能够轻易行险。
可是,无忌也有很不明白的一件事情——都说打人不打脸啊,怎么田夕打他脸,老爹也打他脸呢?
当天傍晚,无忌留在王宫中陪魏王一起吃饭。餐后,魏王才开始详细地询问无忌从军三月的细节。
无忌并不隐瞒丝毫,将所见所知,一一禀告。在讲到他水攻之策和乐毅的连环计时,饶是魏王久经阅历,也忍不住为之惊叹。
两人谈至中夜,魏王已显疲态,无忌遂佯作劳累,请求下去休息。
无忌被安排到王宫内的一处偏殿安歇。
他好好洗漱了一番,刚刚换好衣服准备睡觉,却有宫人告诉他说,王妃已经等候他多时。
魏国自王后薨后,便只有一个王妃,就是卫姜。
卫姜来找自己做什么?
怀着疑惑,无忌还是紧赶紧地换了一套衣服,来到前厅,看见卫姜正屏风前来回踱步。
他连忙上前施礼:“让母亲久等了。”
“好孩子。”
卫姜盈盈一笑,拉着无忌的手到一旁坐下,又对着身后的侍女挥了挥手,两个萝莉放下一直提在手里的食盒,把盒子里的点心零食一盘一盘地端了出来。
“无忌在外面,肯定吃不好也睡不好,这些日子,苦了你了。来尝尝我做的点心。”
“多谢母亲。”
无忌不明白卫姜为何对他突然变得热情,却是对卫姜的宽带不虞有他,盖因卫姜虽然智障大梁王城的后宫,却并不是太子的生母,自然也没有打压、暗算无忌的动机。
吃惯了后世烤串麻辣烫的无忌,再去吃那些点心自然是觉得味道寡淡,因此他只是敷衍着吃了两口,又不住地将其称赞一番。
“母亲深夜而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无忌做的?但凡我力所能及,必会帮母亲达成心愿。”
“我来看看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了吗?”卫姜嗔道,“自从三丫头嫁去赵国之后,在这个大梁宫里,我便只有你这一个孩子了。”
对此,无忌只是微笑,对卫姜的动机越发地疑惑,简直是一头雾水。
她想要什么?
但卫姜并不表露出任何有所图的样子,又拉着无忌聊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无忌尽管满腹的疑惑,却没个能够商量的人。就算他手下的须贾、范雎都堪称才智之士,可是卫姜却属魏国后宫,须贾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的。
无忌在榻上辗转反侧之际,卫姜也回到了寝宫,却是并未立即就寝,而是就着灯火,让侍女磨墨。
灯火忽明忽暗,映得卫姜的脸色亦是阴晴不定。
侍候笔墨的侍女不懂卫姜的烦恼,只是听卫姜反复说道“不会错……一定是他……不会错的……”
须臾之后,侍女已准备好了竹签、墨汁和一面半尺见方的细帛,卫姜挥了挥手,待侍女都离开后,方才拈起竹签蘸了墨,在帛的右上写下
“荀卿敬启”
若是魏无忌在侧,看到“荀卿”二字,一定会惊讶地瞪圆双眼。
在当世,荀氏本就人丁稀少,而号为“荀卿”者,更是只有一人。
那就是荀况,世称荀子!
荀子本名况,字卿,赵人。在无忌的记忆中,荀卿学兼儒、法,活跃于战国晚期,座下两名弟子韩非、李斯皆是不世出的大才。
此时,荀子或许是声明未显,或许是还在积累学问的阶段,无忌并没有听到多少有关他的事迹。
但卫姜给身在邯郸的荀卿写信,又是怎么回事?
这时,卫姜已经写完了短信,轻轻地将竹签搭在砚台上。
帛书上的字迹细小娟秀,却只有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