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学霸的微观世界 > 第422章 能拖就拖

第422章 能拖就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岛高新技术产业园。

某工厂的材料检测实验室内。

继续检测完了另一种传说中的抗辐照材料,坐在电脑前,调出了检测数据的鲁伯特·埃尔维一脸感慨地说道。

“完美!实在是太完美了,太不可思议了!”

带队的史丹佛·雷尔夫没有问到底不可思议在哪里,而是直入正题地询问刘峰:“刘教授,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材料?”

“金属纳米晶,”刘峰淡淡地瞥了他两一眼,面向实验室里所有翘首以待的外国专家,解释道,“准确的说,是低活化Cr马氏体钢的进化版!”

“低活化马氏体钢?”看着刘峰,史丹佛·雷尔夫皱了皱眉,有些意外道:“就是这东西?”

显然,对于这个名字,他似乎看过相关的论文。

只不过实在是因为对金属材料的研究不多,一时间想不起来是在哪里看到的就是了。

说实话,这种材料既没有银镜般锃亮的金属光泽,又没有黄金那般吸引人的金黄肤色,咋眼一看,就好像普通的钢材一般,用手摸上去还相当膈手,丝毫没能看出来这种材料哪里具有耐高温、抗辐照的优良性质。

“就这东西?”旁边盯着电脑的日耳曼老教授诧异地望了他一眼,“什么叫就这东西?这种材料已经非常厉害了好吧?至少,全世界都找不出任何一种能够比这种材料更适合用作核反应的抗辐照壳体。”

说着,仿佛是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熟练地在键盘上敲下了几个按钮。

很快,一张扫描透射电镜图呈现在了屏幕中。

只见在那图像上,灰黑色的斑块如同等待检阅的军队一般,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交织出了一层层整齐而又细腻的纹理,将那块其貌不扬的东西有关纳米尺度下的秘密,完全揭示了出来。

指着图像上的几处典型区域,鲁伯特·埃尔维也没多加解释,继续开口道:“你看看这几个地方,看明白了吗?”

俯身凑近了电脑屏幕,史丹佛·雷尔夫顺着他食指指向的方向看去。

只见在短短1-3nm之间、近似球形的灰色斑块与同样近似球形的黑色斑块,如同太极阴阳鱼一般,紧紧地贴合在了一起。

皱了皱眉头,雷尔夫心下震撼。

即便他对金属材料研究不多,也从中看出了这里面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两种斑块,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两种金属原子,而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这两种不同类型地原子,竟然如此紧密而富有规律地结合在了一起?

先不说这么做到底好不好,而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

低活化马氏体钢,雷尔夫也已经回忆起来。

在能源的发展战略上,核电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忽略的方向,而在核电中,关键核电设备所用重要结构材料的研发绝对是发展核电技术的关键,无论是核电的发电装置还是核废料的处理装置,其关键部位的结构材料都需要在高温、强辐照和强腐蚀等极端环境中服役。

很明显,低活化Cr马氏体钢就是这种类型材料的代表之作!

这种结构材料能够在热流密度高达10 MW/m2,辐照量每年达到100 dpa的条件下,保证装置设备的安全。

然而,尽管其具有比较优秀的抗辐照性能,但高温强度还是比较低,而且抗液态Pb-Bi共晶腐蚀性能差!

而华国人的这种所谓的金属纳米晶材料,能够让不同的金属纳米颗粒之间做到键结,保证了抗辐照性能的同时,还增强了耐高温、抗液态Pb-Bi共晶腐蚀性能。

据他所知,目前所有的抗辐照材料,不是没有能做到把两种金属纳米颗粒键结在一起,但能够键结到如此完美程度的,绝对没有!

毫不夸张的说,那块其貌不扬而且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材料,在显微镜下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见刘峰没有说话,雷尔夫用感慨的语气继续说道。

“低活化马氏体钢本身就比较前沿,但却比较冷门,原因无非是其应用的范围狭窄,但技术难度却很大,除了研发制备的难度以外,筛选、保存和工业化制造的难度更大!”

“根据我的了解,即便依靠3D打印技术,最好的金属粉末差不多也就一万目左右,换算下来大概是13微米左右,虽然有的实验室也能做到15nm及以下的超微粉末,但这种粉末几乎没有办法在正常环境下保存,更别说用来和另外一种金属粉末做键结了。”

毕竟,在材料物理学上,金属粉末的目数越高,便越容易氧化,而且还极其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唯一看上去可行的两种解决办法就是,要么在金属冶炼的同时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其分散,要么便是在生成这种粉末的同时,直接将它和另一种金属粉末混合喷涂在特殊的基底上。

靠在了椅子上,埃尔维叹了口气道。

“正如你看到的,这玩意儿难的不仅仅是在技术本身,更是难在生产工艺的实现上。”

“事实上,各国为核聚变堆设计和开发的具有低活化特性的第一壁结构材料,除了华国的低活化马氏体钢以外,还有咱们欧洲的Eurofer-97钢、M国的9Cr2WVTa钢、东丽国的F82H和JLF-1钢,以上各种钢在性能上各有侧重,然而,均不能同时满足耐高温、耐辐照、耐液态Pb-Bi共晶腐蚀性能要求。”

周围有接触过相关材料的专家们也点了点头,非常赞同埃尔维教授的说法。

“即便如此,这些材料的生产难度也已经到了天际,最多只能在实验室里少量生产,其生产工艺问题,一直都难以解决,而这种材料,完美平衡了这3种性能,而且还能较大规模的生产,满足如此巨大的反应堆所需,也怪不得能够适应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发展。”

从屏幕上挪开了视线,感慨不已的日耳曼老人转身向刘峰询问道,

“刘教授,这种材料的价格,应该不匪吧?”

不匪?

当然不匪,同等重量的这种材料,价格几乎2倍于等重的白银了,光是那么一座反应堆所用到的这种材料,差不多就有5吨,小5000万呢!

“当然……”

“是啊!”不等刘峰说完,埃尔维就自言自语了,“同等重量的这种材料,至少不比等重的黄金差吧?至少,如果之前有这种材料,我们绝对愿意用等重的黄金去购买。”

刘峰:“……”

等重的黄金,这就有点夸张了……最多也就2倍于白银的价格而已。

然而,张了张嘴,最终他还是没有进一步给这位解释。

如此也好,也让这些外国佬知道可控核聚变到底有多么的烧钱,免得以为咱把你们当冤大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