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醉枕江山 > 第一百一十章 炮制《大云经疏》

第一百一十章 炮制《大云经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觉和尚直接在经疏中把梵文译成“窃惟云者,既是武姓”、“本属神皇母临万国,子育兆人”。十分露骨地以如来佛的名义让武姓“神皇”称帝、“母临万国”。

在当时武则天掌控朝政,作为女性和皇太后的身份,她要想称帝所面临的两个最大问题就是女身问题和姓氏问题。皇帝一向自命为天子,乃天之子,如果武后称帝也是天意,这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法明和法正则负责编造各种谶语。这种东西一旦流传开来,市井百姓是很愿意相信的。他们编造的谶语为了方便流传,都很简短,每条谶语说明一个问题,诸如弥勒佛祖转世女身,诸如李姓江山要易为武姓等等。

三山和三瘦两位高僧则负责搜罗各地的祥瑞和警兆,牵强附会地和武则天应当称帝联系起来,他们不但详细列举了大唐各地出现在种种奇瑞,比如石头长了红心、公鸡会下蛋、洛水出了神石等等,甚至连地震也列进去,说成这是上天警示,应当武后称帝的证据。

三戒大师则摇身一变成了总编撰,负责对这些高僧捏造出来的东西进行最终整理和校对。

要说起来,薛怀义虽然不学无术,可是他的想像力却是远远超乎于一般人,他一个人躺在罗汉床上,无所事事地喝着小酒,哼着小调,脑门一拍,竟然也被他想出一条为武后助势的主意来。

他想到的是一支小曲儿,这首曲子歌名就叫《武媚娘》。《武媚娘》这首歌很早就有了,在隋朝和唐初时候,在有关宫廷宴会的一些记载中就提到过唱这首曲子助兴。这首歌除了曲名恰恰合了武则天所受的太宗赐号“武媚”之名,两者之间本来没有一丁半点的关系。

薛怀义也是胡乱哼着曲子,哼到这首曲子时想起来的,薛怀义把这个主意一说,三戒大师大表赞同,于是编了个通俗易懂的歌词,配上这首曲子,薛怀义自去安排人到市井间传唱。

这么一帮大和尚在禅房里忙碌,少不得要有些跟在身边照顾,而且还得懂些文字的人,庙里识字的和尚但有空闲的全被派了来,因为人手不足,而一浊和尚是识字的,所以薛怀义把他也抓了壮丁。

一浊可是道士出身,眼看着这些道貌岸然的佛门高僧随嘴胡诌,道教地位岌岌可危,那一颗心酸溜溜的好不难受。于是,白天一浊端汤递水,侍候着这帮和尚,瞧着他们胡诌八扯,晚上就用炭条和捡来的废纸,认真记下他白天所见闻的每一件事。

他还给自己所写的东西起了一个名字,叫《大云经疏问世录》,写好一张他就钻到塔林里找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每天一载,等着有朝一日把这些高僧的丑恶嘴脸暴露于世。

那些位高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身边竟然有了一个道家的卧底,每日里肆无忌惮,还在纵情发挥着……

※※※※※※※※※※※※※※※※※※※※※※※※※

编写经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他们牵强附会地把净光天女的事与武则天强行联系起来,可是要取信于天下人,这份经疏自然是要写得越缜密、越像那么回事越好,写好的东西还要反复推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薛怀义字都不识几个,一开始还能凭着满腔热情陪着他们扯淡,后来云山雾罩的连薛怀义都绕迷糊了,便渐渐觉得乏味起来,于是就把这件事全权委托给三戒、法明等几位高僧,他又跑去看弟子们蹴鞠了。

武则天答应让禁军击鞠与他们较量,一道内旨下去,身在孟津的丘神绩自然满口答应。天后的旨意岂容忤逆?再说,丘神绩的这些击鞠手都是从各路禁军中挑选出来的高手,都有一定的背景,虽然白马寺臭名在外,但是与他们这些人较技,谅也不敢做出太恶劣的行为。

丘神绩年轻时就是一个击鞠高手,当年李世民在大唐推行击鞠时,他是大唐禁军中的一名击鞠主力队员,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依旧颇好此道。每年上元节时,禁军参加击鞠,都是由他统一调配各路禁军中的击鞠高手,统一训练,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就是禁军击鞠队的总教练。

我们看多了官场戏,似乎达官贵人一个比一个严肃,一个比一个正经,官场上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对友人、对同僚、对亲人,整天都端着个官架子,活得全无人味。其实不然,他们纵酒,歌舞,谈笑时,与我们一般无二,同样有许多个人爱好。

丘神绩是个酷爱击鞠的人,在他原本的打算中,因为上元将至,已然准备与其他各路禁军将领沟通一下,抽调他们营中的击鞠高手,集中起来进行训练,如今武后这道旨意下来,正好两便。

只是因为他抽调的人员来自各路禁军,需要花费几天功夫才能把这些人聚齐。薛怀义等了两天,依旧不见丘神绩派人过来,实在耐不住性子,便拉着他的人马进宫找上官婉儿比划去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