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一点,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盛世太平,除了朱元璋的强势高压,还有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之外,御史言官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不但以身作则,而且检举揭发了一大批受贿官员。朱元璋本人就是穷苦出身,深知贪污受贿的后果。官员受贿就会处事不公,就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官员贪污更要不得,工程偷工减料,地方仓库有名无实,这就是天灾来临时最大的帮凶。怪不得大家都说天灾**是一起的,三分是天灾,七分是**。就是在指责这些官员平时贪污,将应该用于工程上的费用挪用或者贪污了,老百姓这才会这么倒霉。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下达了一个命令,“官员贪污五十两银子或者等价物品者杀。”“官员受贿三十两银子或者等价物品者免职,受贿五十两银子以上的钱物者杖毙,剥皮悬挂示众。”
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之后,因为掌权的文官担心御史言官阻碍自己的财路,所以唆使朱允炆裁减御史言官。这才导致没有人对朱允炆说实话,说真心话,官员们上下其手贪污成风。后人总结靖难事变的时候,总是说朝廷对燕王军队估计不足。其实也因为朝廷的军队和官员虚报实力,贪污挪用了大笔军备造成的。所以明成祖朱棣上台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中用户御史言官,将所有国家蛀虫全部挖出来。后人说朱棣杀黄子澄等人是因为借题发挥,其实是针对建文帝朱允炆。其实真相是这些自命清高的官员,已经忘记了官员的职责,成为了一个个贪官污吏。黄子澄从小死了母亲,父亲娶了新夫人之后,后母整天折磨年幼的黄子澄。黄子澄是咬着牙,在柴房里忍着饥饿读书认字的。黄子澄成为太**侍读的时候,朱元璋暗中调查他的家产,总共是七十五两现银,外加一所租来的小平房。可是当建文帝朱允炆出事的时候,黄子澄为什么没有和朱允炆一起离开?其实是因为家里的东西太多,来不及一次性带走,他回来押运才被朱棣的手下抓住的。当时他虽然已经运走了大部分东西,当时抓住的时候东西依然相当可观。房子和田地带不走,所以七栋大房子和上千倾的田地契约如同废纸。十七箱金银珠宝,上百万两的宝钞,上万本孤本书籍,七十多个丫鬟小妾。怪不得黄子澄会被抓住了,东西实在太多了。这就是一个文官发财的经历,黄子澄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一个巨富,前后不过十年而已,建文帝朱允炆当政不过四年,黄子澄就能暗中贪污和受贿这么多,其他又有多少人贪污受贿?
朱棣决定重组御史言官,规定他们的品级不得高过从五品,不得参与实际政务处理,不得和大臣有任何经济往来或者私下来往。各地的巡按一年一换,直接听令于皇帝本人。当然也有一些特权,例如可以风闻奏事,说错了没关系,不用忌讳任何事。皇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但是不能杀言官,更不能羞辱言官。言官可以随时随地面见皇帝,汇报工作进度。言官有权质疑官员,要求对方公开所有的账目或者工作进度。言官也可以对一些法律法规提出疑问,建议修改或者暂停某些国策。
其实御史言官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权利,秦泰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他就是一个御史言官,不过是一个专管刑部官员的监察御史。他在担任这个职务之初,专门去了御史衙门,接受御史们的教导,也看了不少御史的内部书籍。因为他要监察的是刑部,所以他注重看了关于御史职权范围和特权方面的事情。御史言官有三个不为外人知道的特权,都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使用的。第一,御史有权宣读历代先皇或者当今皇帝的朱批,代皇帝公告天下。但是不能改动任何一个字,也要以身作则。第二,御史言官可以敲击皇宫大殿之外的景阳钟。但是景阳钟不是随便敲的,一旦敲响景阳钟,就代表有重大事件发生。自从明成祖朱棣搬到北京之后,一共才敲响过两次景阳钟。第一次是英宗朱祁镇被俘,瓦拉军队打到了京城附近。兵部代尚书于谦联合众位御史言官一起敲响了景阳钟,请太后主持景帝登基仪式,并下令各地军队勤王救驾。在京城老百姓和军队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抵挡住了瓦拉军队,京城保住了。第二次,是八年之后。英宗朱祁镇在大将石亨等人的拥护下连夜占领皇宫复位,囚禁了景帝一家人。支持朱祁镇的御史敲响了景阳钟,大家一致决定英宗朱祁镇复位。景帝第二天被毒死在皇宫的一个偏殿之中,胜败尘埃落定了。第三,御史有权利恭请先帝遗物三次,代先帝或者祖先训斥后代帝王或者家奴。但是不能用此更改国策,更不能逼后代皇帝做出不利国家的事情。御史也不能用这个机会以权谋私,威胁对方为御史办私事。
秦泰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刑部官员,刑部尚书把他除名了。但是监察刑部的命令不是刑部尚书下的,刑部尚书也没有权利撤换。要免去一个御史的职务,需要左都御史的手谕,更需要当今皇帝的同意。嘉靖皇帝早就忘记了秦泰的事情,当然不记得要免去秦泰御史的职务。秦泰身兼监察御史的事情,估计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张居正是一个,谭纶也可能知道,吕芳也可能知道一点,胡宗宪也可能清楚。可是张居正和谭纶没想到秦泰会回京城,更不会想到秦泰进了内宫。吕芳是故意的,还是事情太多忘记了?胡宗宪现在自身难保,才不会理会秦泰的事情。所以秦泰这么做,估计谁也不会想到。
秦泰数了数数目,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景帝景泰皇帝朱祁钰、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一共十位帝王,虽然其中有几个不是直系祖先,但是他们都曾经登基为帝,属于先帝。秦泰亲手将他们的画像和灵位一组一组放好,不要展小小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