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大家发现了一些眉目,这个男的精通案件审理和推理,对《大明律法》也了如指掌。凡是这个男的注意的问题,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者是重要疑点。女的虽然长得好看,但是性格很火爆,动不动就发火,要打人骂人。只有她的丈夫可以管得住她,每当她要做出出格的事情的时候,男的轻轻咳嗽一下,她就马上平静下来。无论大家怎么打听,就是不知道这对夫妻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他们就是秦泰和展小小夫妻,也就是这故事的男女主角。自从秦泰破坏了隆庆皇帝选秀和增补宫女的事情之后,他们夫妻就被隆庆皇帝留在了京城。其实就连他们夫妻也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思,他们不愿意留在京城。秦泰还想着为民请命,做一些对得起老百姓的事情。展小小却只有家人和孩子,她只想一家人在一起,她和丈夫秦泰还有孩子小平安过上平静的生活。只不过他们的未来不是由他们决定,就连隆庆皇帝也不能决定他们夫妻的未来。
选秀失败之后,为了皇家的名誉,为了隆庆皇帝的名声,朝廷当然需要有一个人出来“顶缸”。这个人地位不能太低,不然的话说服不了大家,而且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因为可以下令的必须是内阁或者司礼监的,而且是隆庆皇帝的亲信这样才可以。司礼监如今的掌印太监是孟冲,他是绝对不愿意做这个“替罪羊”的。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是冯保,他是隆庆皇帝的亲信,更是太子的“大伴”,李贵妃的第一走狗。于公于私他都不是最好的“替罪羊”人选。内阁之中张居正和张四维是未来的后备力量,是留给太子的最好助手,不能轻易牺牲。其他的几个不是不够分量,就是不愿意自己“送死”。唯一的人选只有一个,这个人就是现任的内阁首辅徐阶。徐阶是一代名臣,早在嘉靖皇帝时期就是二人之下的内阁次辅。严嵩倒台之后,徐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内阁首辅,霸着这个位子不松手。就算隆庆皇帝不喜欢他,也不敢轻易对徐阶下手。徐阶的势力盘根错节,隆庆皇帝的老师高拱为了他自己和隆庆皇帝,曾经对徐阶多次发起攻击,没想到不但没有绊倒徐阶,还逼着高拱含恨离开朝廷。自从徐阶逼走高拱,将隆庆皇帝亲信谭论赶到了地方之后,徐阶和隆庆皇帝的关系日益紧张。徐阶知道一来自己年纪大了,不能永远霸着内阁首辅的位子,第二,徐阶总不能永远和隆庆皇帝对着干,第三徐阶担心隆庆皇帝会针对他的后代,所以徐阶决定找一个机会离开朝廷。这个机会正好合适,不但可以让徐阶顺利离开朝廷,而且可以让隆庆皇帝觉得对不起自己,不会再针对徐阶和他的后人。为此徐阶索性大包大揽,把一切承认下来,向隆庆皇帝引咎辞职。隆庆皇帝巴不得徐阶认下这件事情,不但可以了解这件事情而且可以赶走这个不喜欢的内阁首辅。所以隆庆皇帝连表面上的客气也没有,马上接下了徐阶的辞呈,并下令召回在家养病的高拱回来出任内阁首辅。
虽然徐阶不是秦泰直接绊倒的,但是没有秦泰的原因,徐阶不会这么快离开内阁。以徐阶的威望和体力,再干几年绝对没问题。所以徐阶的离开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秦泰。再加上上次秦泰揭发了严嵩儿子严世藩的罪行,导致严世藩下狱判死罪,为“倒严”展开了大幕。所以大家都在暗地里说秦泰是一个“内阁首辅克星”,专门和内阁首辅作对。这种事情是绝无仅有的,针对一个有实权的内阁首辅,不但没有被整死,而且连续绊倒两任内阁首辅,这是一个奇迹。大家都说秦泰不但命大,而且是绝对的命硬。
高拱不但自己回来了,而且他把他的得意弟子谭论也带了回来。高拱这一次是来接手内阁首辅的,当然需要自己人的从旁协助。高拱虽然是隆庆皇帝的老师,但是并不是隆庆皇帝最亲信的人。说起信任和亲近,谭论和张居正比高拱更得隆庆皇帝欢心。再说张居正和后|宫李贵妃、冯保走得很近,再好的关系不如隆庆皇帝的“枕头风”。所以高拱需要弟子谭论的相助,一起制衡张居正。
高拱到来之后,隆庆皇帝马上召开了“廷议”。“廷议”是内阁、司礼监和皇帝的小型会议,也是制定国策的会议。一般的朝会上,并不是重大事情的制定场合,许多的重大国策都是“廷议”决定的。这一次的“廷议”不是什么大事,而是讨论秦泰夫妻的去留问题。这件事情本来不用“廷议”的,只需要隆庆皇帝一个人决定就好了。可是隆庆皇帝一向来优柔寡断,可以他请教了李贵妃和孟冲。冯保虽然是隆庆皇帝的亲信,但是隆庆皇帝只把冯保当一个奴才使唤,并不需要冯保为他拿主意。李贵妃是隆庆皇帝的智囊,但是这些年来隆庆皇帝觉得不能让李贵妃插手太多的政务,不然不利于自己和未来的皇帝。但是这件事情和国家大事无关,所以隆庆皇帝也咨询了李贵妃。孟冲虽然不是隆庆皇帝的亲信,但是孟冲是嘉靖皇帝的亲信,善于判断事情的对错。再加上孟冲越来越明白隆庆皇帝的心事,渐渐成为了隆庆皇帝的亲信,所以隆庆皇帝也暗自咨询了孟冲。李贵妃给隆庆皇帝的意见是重用秦泰,秦泰就像嘉靖皇帝时期的海瑞,用得好的话就是隆庆皇帝最好的工具。可以利用秦泰恢复朝廷的声誉,更可以提高隆庆皇帝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孟冲的意思刚好和李贵妃相反,孟冲认为秦泰多次和皇家作对,加上这一次已经三次令两任皇帝下不了台了。为了皇家脸面,为了不再发生尴尬,孟冲建议隆庆皇帝直接杀了秦泰,并把秦泰一家人都杀了,来一个“杀鸡儆猴”,给大家一个警告。隆庆皇帝下不了决定,只好把这个问题推给大家,在“廷议”上说了这件事情。